《黄楠森自选集》是继《哲学的足迹》之后的又一本论文结集。自选和被选意义不完全相同。被选表达的是选家的眼光,是选家的兴趣和无言的评价;而自选则是作者对自己珍品的奉献,是作者的自我肯定。我从《黄楠森自选集》的文章中,更清楚地看到楠森同志学术道路、学术观点和学术风格。
我深刻感受到《自选集》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时代感。作者关注现实,注意争论问题,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和理论兴趣投身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设。人们从集里的文章中能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哲学界的活跃空气和关注的热点。可以说《自选集》中的每篇文章都具有现实针对性。从这个角度说,《自选集》既是楠森同志个人学术旅程中的一块界碑,又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发展历程留下了一份珍贵记录。
关注现实、关注社会主义理论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历史责任。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不同于以往的哲学,他不能背对现实,单纯蛰伏在书斋里构筑自己的形而上学体系,马克思曾经批评德国的唯心主义思辨哲学家,说他们“喜欢幽静独处,闭关自守并醉心于淡漠的自我直观”,而且“从哲学的整个发展来看,它不是通俗易懂的;它那玄妙的自我深化在门外汉看来正像脱离现实活动一样稀奇古怪;它被当做一个魔术师,若有其事地念着咒语,因为谁也不懂得他在念什么。”
楠森同志非常清楚德国古典哲学的缺点;也非常清楚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的区别。他在《自选集》的代序中的一段话说得极其明白。他说:“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同西方哲学和传统中国哲学,都是很不相同的,那些哲学可以说都是个人的哲学,几乎一人一个体系,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科学,它和其它科学一样,是集体的事业,是全人类的事业。因此我根本不想提出自己的哲学思想,我是把哲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来讨论,来建设,而在这个事业里面作出我个人的贡献。我的一些哲学思想,也就是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理解,或者说我所理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整个《自选集》文章可以看到楠森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并着力于它的应用。但这决不是说他没有个人的理论风格,没有特色,没有创造。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尽管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信奉者和宣传者,但在理论阐述方式、深度和风格方面决不是千人一面,而仍然可以各有特色。楠森同志的《自选集》中的文章就是极其有力的证明。
另一个特点是,《自选集》的文章既求真又求新,在真中求新,真新结合。作者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毫无疑问地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无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认识论、辩证法、历史观方面,还是关于人道主义、异化、人权问题、文化的基本理论问题方面,以及对当代中国一些著名新儒家的评价方面,都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的。特别是在事关哲学路线的问题上,作者高举战斗唯物主义旗帜,反对一切背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路线的哲学观点。我们从文集中的《评对实践唯物主义的一种理解》、《论人的活动的主体性》、《论实践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等文章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再一个特点是,作者的理论思域广阔。《自选集》中的文章涉及多方面的理论问题,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问题(从世界观、认识论到历史观各个领域以及哲学体系的建构问题)、人权问题、人道主义、异化问题、中国哲学问题、当代某些重要哲学人物的评价问题、文化问题,等等。这表明作者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仅限于基本原理范围,而是着力于扩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范围,使它真正能在相关领域和一些问题上充分发挥它的理论威力。正因为如此,作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方面,在人学的研究方面,在列宁哲学思想的研究方面,都具有开创性的功绩。
楠森同志已近望八之年,但笔不停挥,仍然是理论战线活跃人物。《自选集》所反映的就是他坚持真理的足迹。